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专家观点 | 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中,社会工作专业作用如何发挥?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31


 张浩淼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迈向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提出为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指明了方向,是实现弱有所扶的重要保证。《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抓住了社会救助中的重要问题和关键环节,围绕“救助谁、救什么、如何救”重点着力,并要求积极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体现出党和政府对社会工作介入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视。

“救助谁”是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意见》首次确定了需要救助帮扶的低收入人口范围,并按困难程度对其分层,同时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尤其关注依托基层力量经常性走访困难群众,发挥“铁脚板摸排”的作用。可见,救助对象被拓展和细化,发现手段也更加全面、精细,以确保数据精准、更新及时、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在“救什么、如何救”问题上,《意见》注意到日益多样化的社会救助需求,提出应分层分类提供常态化救助帮扶,同时给予针对性帮扶措施,在帮扶中积极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推动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格局。

图片

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我国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重点,而社会工作是真正打通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要素,承担着服务类救助递送的重要职责。也就是说,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中“救助谁、救什么、如何救”这三大问题的解决均离不开社会工作的参与。

在“救助谁”方面,为及时发现困难群众并实现合理分类干预,需要加强动态巡防和主动发现。然而,由于基层民政力量有限,专业服务人才相对缺乏,因此需要积极借助社工站和专业社工的力量,对绝对困难对象要重点关注、高频率地进行线下巡访,对相对困难对象和其他困难对象要定期关注、及时巡访,一旦发现问题和困难就要积极主动开展救助。

在“救什么”方面,分层分类社会救助要注重救助项目的层次性,尤其要关注社会力量参与的补充救助,帮助解决困难群体个性化和发展性的问题。补充救助要以需求为导向,设计满足困难群体需求的救助项目。这就需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为有需要的受助对象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慰藉、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多样化、个性化救助服务,帮助救助对象提升能力并获得发展机会。

在“如何救”方面,社会工作力量的介入有助于建立需求导向的社会救助递送模式,为不同类别的困难群体精准地提供有针对性的救助和帮扶,使原有的“救助主体有什么就给什么”转变为“困难群体需要什么就尽量提供什么”,形成精准、温暖的“救助套餐”。

总之,社会工作积极介入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并在其中充分发挥作用,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并回应困难群体诉求的现实需要,也是生存救助向发展救助、物质救助向服务救助、政府救助向多元主体救助转型的必然要求。

(作者系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张浩淼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4年1月31日、中国社会工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责任编辑: